无锡机场最新动态疫情/无锡机场肺炎疫情
18
2025-04-26
订单计价如何公平?超时焦虑如何化解?安全问题如何保障?路线规划如何优化?
4月25日,一场聚焦外卖骑手权益的算法协商恳谈会在普陀区金沙江路饿了么总部召开。9名外卖小哥代表与平台等主体围坐一桌,围绕平台算法规则展开激烈讨论。
最终,饿了么平台与骑手代表正式签署《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这是全国首份围绕平台算法与劳动者权益达成的专项协议,涵盖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商协调机制等方面,关乎骑手切身利益方方面面。协议的诞生,标志着平台算法治理迈入“透明化、人性化”新阶段。
从“原有算法”到“开门协商”
“同样送一单,新小区坐电梯,老小区爬楼梯,价格却一样,这合理吗?”“极端天气才有补贴,临时交通管制绕路怎么办?”“超时让我真的很焦虑。”恳谈会上,来自普陀区近铁城市广场站点的骑手饶顶峰抛出一连串问题,直指平台算法的核心矛盾。这些问题背后,是外卖骑手长期面临的收入不透明、超时扣罚严苛、路径规划不合理等痛点。
近年来,普陀区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部署。在中央八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框架下,推动平台企业“开门协商”,将算法规则、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议题纳入多方对话机制。此次恳谈会正是这一实践的缩影,而《协议》的达成,体现了“以协商促共治”的思路。
经过各方协商,《协议》约定将持续优化计价算法模型及规则,提高顺路派单几率,对于超重、体积大、爬楼等高难度订单增加计价权重,并优化“恶劣天气自动触发补贴”功能,确保众包网约配送员在正常提供劳动情况下小时劳动报酬综合计算不低于25元。值得一提的是,约定逐步取消超时扣款处罚,降低网约配送员的超时焦虑,转为正向激励。
针对骑手对“同距不同价”的质疑,平台承诺在官网开设算法公示专栏,于骑手APP接单页面清晰标注费用构成(如距离、时段、难度系数),杜绝“隐藏扣款”,同时开通算法意见反馈通道,定期召开恳谈会听取骑手建议。
从“效率至上”到“安全优先”
协议中最受关注的,是算法模型从“效率至上”向“安全优先”的转向。在路径规划方面,平台宣布将剔除逆行、危险路段等违规样本,优化ETA(预计到达时间)模型,并引入高德地图实时红绿灯数据,避免骑手为赶时间违规行驶。骑手孙文提到,过去常因系统推荐“直线最短但实际难行”的路线被迫绕路,甚至逆行,“希望算法会考虑真实路况,这样我们的安全更有保障了。”
长时间跑单也是骑手安全的另一大“杀手”。此次《协议》在休息休假方面约定,平台在防疲劳提醒功能基础上,优化提示方式,新增“自主选择休息权提醒”功能,骑手可自行选择期望的休息时间段,增加灵活调整空间;女性骑手也将根据生理情况自主暂停接单。平台优化“强制下线”功能,探索延长下线休息的时长,网约配送员每日配送时间不超过11小时;连续配送4小时,平台系统提示,小休至少20分钟,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
此外,平台将持续升级安全智能设备,提高网约配送员作业装备安全性,计划全市补贴2万顶智能头盔。扩大智能头盔覆盖面,这一举措与算法优化形成“软硬协同”效应,进一步筑牢骑手安全防线。
构建“友好生态圈”:社会治理的普陀实践
协议的签署只是起点,如何构建可持续的“骑手友好生态”成为更大课题。普陀区将联合平台推动智能取餐柜、支付宝“碰一下开门”等新服务进社区,缓解骑手“进门难”;协调物业、交警部门更新道路管制数据,优化配送环境;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骑手职业认同。这些举措与中央政策中“推进友好场景建设”的要求高度契合。
恳谈会现场,还邀请了商家、消费者、专家学者、小区物业和社区代表等社会公众代表共同参与,从多维视角就网约配送员权益保障、共治友好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交流。一名消费者代表的发言耐人寻味:“骑手不再因怕罚款而闯红灯,我们的餐食少一分洒漏,多一分安心。”这揭示出算法治理的深层价值——当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服务质量与社会安全将同步提升。
在普陀,算法的“技术理性”与劳动者的“人文需求”找到了平衡点。未来,普陀区将继续联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引领示范带动全市更多头部平台加入算法协商机制,让“上海样本”成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标杆。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