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疫情最新通告昨天/蒲城疫情最新通告昨天新增】
20
2025-04-22
2025年4月19日至20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活动中学生组现场答辩互动(复评)在上海理工大学举办。活动自2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16个区5705名学生的项目申报。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黄红、上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俞立中、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上海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站长盛春、上海市教委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处处长陈华、上海市科委科普与科技传播处处长何家骥、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主任陈筠、上海市教委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处副处长时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刘扬、上海市教委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处常华阳等出席并巡视指导本次活动。
会上,上海市教委王浩副主任、上海市科委黄红副主任为俞立中校长、袁雯校长、张华副校长、盛春站长颁发第23届“明日科技之星”活动评审委员会主任及副主任聘书。评审委员会主任俞立中校长在致辞中强调了本次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原则。他表示,“明日科技之星”活动历经23年沉淀,已培育出一批优秀青年,希望通过此次评审活动,发掘更多有潜力、有才能的青少年,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上海市教委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处陈华处长和上海市科委科普与科技传播处何家骥处长为第23届“明日科技之星”活动中学生组复评的8位评审专家颁发评审专家组组长聘书。会后,主办单位领导深入活动现场,旁听学生演讲和专家问辩,感受活动的热烈氛围和学生创新思维。
经过层层选拔,今年全市16个区共有380名中学生入围复评活动。在两天的活动中,他们将向评审专家们详细展示自己的科创成果、实物模型、探究成果。评审专家们将秉持多维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过程研究,通过“多对一”的深入交流,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学生们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聚焦痛点,勇于改进和拓展,以校内学科知识为基石,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探索未知。
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活动通过分层式活动、系统化培育、多维评价标准、市-区-校协同等方式,全面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需求。活动将科学教育融入实践,引导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基础学科及前沿学科领域的研究,为青少年搭建起展现科技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璀璨舞台!
学生活动体会
杨浦区韩同学:
“史莱姆”是最近很流行的小玩具,我自己平时也很喜欢玩,但是了解到市面上很多“史莱姆”的成分对身体有害,所以我就想自己动手做一款成分相对安全的“史莱姆”。最终的成品也邀请小伙伴们试玩,他们都觉得从好玩程度来讲,和商店买的差不多。目前我还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而“史莱姆”的成分又涉及很多化学知识,在少科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而在制作“史莱姆”的过程中,我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锻炼。在活动当天和专家评委交流的时候,他们给我提了好多宝贵的建议,还帮我纠正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专家提出有医疗资质的药品也未必是完全安全的,这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一个点。接下来,我会继续改进我的项目,让它变得更完善。
虹口区曲同学:
去年我也参与过“明日科技之星”活动,获得了“科技希望之星”称号,今年,我想挑战一下自己,冲击更高的奖项。之前我是以个人的形式参与的,今年我与我的好朋友一起组队参与活动。我们俩是在打羽毛球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而且我们都对机器人、人工智能特别感兴趣,所以一拍即合,决定一起研究羽毛球发球机机器人。活动当天,现场的志愿者们特别热情,帮我把道具都搬到了活动现场。评审的时候,专家评委特别关注产品的实际应用,还针对机器人的应用层面和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崇明区陆同学:
去年很荣幸地获得了“明日科技之星”称号,当时对古筝琴码的力学开展了探究。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突然想到“跳码”这个问题会不会也影响古筝音色呢?于是就有了今年参评的课题,而且这个课题还用到了我去年研究的结论。我会一直?/span>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